首頁 > 新聞 > 大陸 >
科學家通過紅外光上轉換 實現高效太陽光合成
2023-02-09 09:45 作者:郝曉明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基於太陽光開展能源轉化和工業生產,是解決全球能源危機、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太陽光中蘊含著大量的紅外光子,這些光子不為人眼所見,且能量較低,通常難以有效轉化和利用。膠體量子點是一類溶液法生產的理想捕光材料,牠們的吸光範圍很容易被拓展至紅外波段。同時,吸光後的激發態量子點能夠參與豐富的光化學轉化過程,生產太陽燃料或者精細化學品。
紅外光到可見光的上轉換,在能源、醫學、國防等諸多領域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對太陽能電池而言,上轉換能使器件可以有效利用陽光中大量的低能量紅外光子,顛覆性地提昇太陽能轉換效率。在前期研究中,研究團隊深入系統地研究了量子點敏化有機分子三線態的動力學機制,探索了這些新機制在光子上轉換、有機光合成等領域的初步應用。此次研究中,團隊聚焦于銅銦硒基近紅外量子點,該類量子點相對綠色環保,可用於替代劇毒性的鉛基近紅外量子點。
團隊製備了硫化鋅包覆的鋅摻雜銅銦硒核殼量子點,有效解決了該類量子點缺陷多和穩定性差的難題。研究人員在量子點表面脩飾羧基化的並四苯分子作為三線態受體,並採用紅熒烯分子作為湮滅劑,構建了溶液相上轉換體系。該體系成功實現了近紅外至黃光的上轉換,量子效率高達16.7%。
在此基礎上,該團隊將該上轉換體系與有機光催化融合,將上轉換產生的紅熒烯單線態直接用於「原位」有機氧化、還原、光聚合等反應,巧妙避免了上轉換光子傳播至溶液表面所經歷的量子點重吸收損失。得益於近紅外光子的有效利用和量子點的寬譜吸收特性,該上轉換—有機催化融合體系可在太陽光下高效快速運行。實驗表明,在室內窗檯上,幾秒內即可實現丙烯酸酯的光誘導聚合。
- 責編:
- 2022年三峽樞紐航運通過量近1.6億噸 同比增長6.12% 2023-01-03
- 中國科學家利用創新技術揭示細胞也會「孟母三遷」 2022-12-05
- 中國科學家在超導系統中實現量子對抗機器學習 2022-12-05
- 中國科學家發現浩瀚宇宙中「定位」太陽新方法 2022-10-26
- 中科學家實現百公里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間頻率傳遞 2022-10-10
- 科學家從月壤里「挖」出了這些寶 2022-09-27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新礦物 命名為「嫦娥石」 2022-09-13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 2022-08-31
- 中國疫苗監管體系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新一輪評估 2022-08-24
- 臨港將打造全國首個「科學家社區」城市單元 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