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雙碳」時代來臨,環保產業該如何加速變革

2021-05-07 09:07    作者:過國忠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面向「十四五」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環保產業如何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快制定和完善環保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環保產業整體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
  「黃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母親河。目前,長江流域正面臨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在4月17日於江蘇宜興國際環保中心舉行的第13屆中國環境產業大會暨宜興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教授王超說,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是企業的重要職責,能否保護好長江取決於先進技術和產品,環保產業的興旺發達和持續創新是根本保證,而環保產業標準是技術應用的關鍵途徑,政產學研合作更是標準產生的原動力。
  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王超介紹,在全國兩萬多家化工企業中,位於長江沿岸的有近萬家。此外,長江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但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也給河口環境和生態安全帶來嚴峻挑戰。
  其中,5萬多座水壩、成千上萬的水閘堤壩等,使長江即將變成一條「管道化」的河流,致使長江流域森林植被破壞、濕地系統退化、庫區富營養化、水環境質量惡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日益突出。
  「長江口已成為我國近海富營養化最為嚴重的水域,赤潮發生面積不斷增大。」王超說,因此,要科學規畫長江經濟帶髮展模式、生態經濟模式、資源節約模式、低碳環保模式。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任洪強教授看來,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現代化,就必須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加速環保裝備製造走向標準化
  「『雙碳』時代的到來,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在這一過程中將有更大用武之地,迎來最佳機遇期。」宜興市委常委、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說,當前,碳減排目標正在逐漸變成具體行動,綠色清潔技術、碳計量服務、碳交易服務、綠色金融體系和綠色基建,都將成為環保市場重要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亟待突破以『水—生態—人體』健康融合為核心的關鍵技術與裝備難題,來滿足環境衛生的汙水處理、環境需求的部分指標控制、水資源利用部分指標控制,以及滿足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健康需求。」任洪強說。
  王超提出,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水、土、固等重點領域治理的核心技術標準,長江流域天、空、地同步監測監控技術標準,流域水汙染控制和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標準,汙染物去除先進裝置和成套高質量設備標準,各類汙染物現場監測傳感器和傳輸系統標準,各類汙染物含量檢測分析和化驗儀器的標準,規模化、標準化和裝備化環保企業管控標準,先進理念、設計、製造、產品和施用的標準。
  任洪強介紹,環境工程對碳排放的貢獻,涉及水、氣、固等環境要素和產業,目前產業的現狀是體系龐大、非標製造與通用性突出,因此要儘快解決汙染防治設備標準化問題,促進環保裝備製造走向標準化、模塊化、智能化,實現全面升級。
  任洪強說,我國正在加快環保設備標準化製造與產業創新平台的構建,今後將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重大技術裝備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建設一批環境綜合治理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初步構建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新型環保產業體系,以此來滿足自主可控、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和全球治理的產業需求,確保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基本實現的目標。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