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讓植物寶庫綻放更多光彩
2022-04-28 08:41 作者:常 欽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VIEW:
香山腳下,春光融融。4月18日正式揭牌的國家植物園,一派生機盎然。北園科普館裡,最重可達25公斤的「海椰子」種子、輕若浮塵的斑葉蘭種子並列展示;200餘個中外品種牡丹亮相南園,不少人排隊在「牡丹王國」拍照留念……有參觀者感慨:「大飽眼福、大開眼界,真是不虛此行,值得再來。」
國家植物園是標誌性國家象徵,是國家植物多樣性保護基地。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本著統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作為國家植物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設立的國家植物園,是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園)和北京市植物園(北園)現有條件的基礎上,經過擴容增效有機整合而成,具備了全國領先的科研實力和植物遷地保護水準,標誌著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開啟新的篇章。
豐富的物種收集,是國家植物園的一大特色。與普通的植物園、公園不同,國家植物園的重要功能是植物遷地保護和科學研究。無論是資源遷地保護、植物科學研究,還是科學傳播和園林園藝展示,都需建立在豐富的物種收集基礎上。比如,2004年以來,北京植物園啟動北京地區杓蘭屬植物的資源調查和保育研究,讓瀕危物種大花杓蘭的種群得到恢復。此次設立的國家植物園將繼續構建、完善「從種子到種子」的植物保護動態全過程,對生存受威脅物種、區域特有物種或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物種進行有效保護。
從「植物園」升級到「國家植物園」,除了優勢資源的整合,國家植物園社會服務功能的拓展也是重中之重。走進國家植物園南園,可見到木蘭類、薔薇類、殼斗類等植物類群,仿佛翻開一本講述植物進化歷史的教科書;來到北園的科普館,活體植物、植物標本、植物科學畫等讓人目不暇接,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學習。在開展植物遷地保護、科學研究的同時,為社會提供高水準的植物科普教育、技術培訓和健康遊憩服務,讓全民共愛自然之美、共享自然之美,這是國家植物園的功能所繫,也是其魅力所在。
近年來,我國植物科學研究發展迅速,但有些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對於植物物種多樣性的研究和認識也有待深化。從這個角度看,建設好國家植物園,還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科技支撐、健全管理體制。未來,通過遴選建設一批高水準的國家植物園,同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就地保護體系形成有機銜接、相互補充,將推動實現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全覆蓋和可持續利用。
中國是全球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穩步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有利於逐步實現我國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得到遷地保護的目標。多措並舉、凝聚合力、久久為功,我們一定能建設好國家植物園,讓迷人的植物寶庫成為寶貴的科學殿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 責編:
- 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 2022-04-19
- 令人身臨其境 8K服務讓北京冬奧會更精彩 2022-01-11
- 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 2022-01-05
- 給「水中大貓熊」讓路,這座橋多花了1億元 2021-09-02
- 雲南騰衝發現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火桐群落 2021-08-16
-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丨全民健身:讓生活更美好 2021-08-09
- 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正式公佈 禁止APP「不全面授權就不讓用」 2021-07-07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加大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中有升 2021-05-24
- 走訪武漢、十堰、襄陽等地,臺灣媒體記者表示—— 「要讓臺灣 2020-11-24
- 湖北神農架400餘種藥用植物有了「基因身份證」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