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際 >
挪威、宏都拉斯挺國際海事組織公約修正案
2022-07-21 12:27 作者: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消息指出,聯合國擁護多語制精神,國際海事組織(IMO)大會通過對《國際海事組織公約》修正案,將阿拉伯文、中文及俄文作為正式文本。《國際海事組織公約》是以英文、法文及西班牙文補充現行有效文本。
消息指出,《國際海事組織公約》修正案生效需要一百一十七個IMO成員國支持,修正案於去(二○二一)年十二月所舉行的國際海事組織大會第三十二屆會議上通過,需要三分之二的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由於目前的一七五個成員國中,至少要有一一七個成員國同意才能生效。
挪威的接受書是由挪威外交部長Annken Huitfeldt簽署,並於今年七月十四日由海事政策海洋政策部國際海事監管主任Siv Christin Gaalaas提交給IMO祕書長Kitack Lim。
IMO祕書長Kitack Lim強調,很高興挪威成為第一個提交接受IMO公約修正案文書的成員國,希望在未來幾個月看到其他成員國也能跟進,意味成員國對IMO理事會改革的支持,為使各項推動的重要工作具有全球代表性,IMO擁有一個代表性、平衡、多元及高效率的理事會。
現任IMO理事會由四十名成員國所組成,最近一次當選於去年十二月,是由A類(對提供國際航運服務最感興趣的國家)、B類(對國際海運貿易最感興趣的國家)各選出十個會員國,C類(未根據前述A類或B類當選的國家,它們在海上運輸或航行方面具有特殊利益,其當選理事會成員將確保全球所有主要區域的代表性)選出的二十個會員國所組成。
要擴大國際海事組織理事會規模,預計將增加十二個A類及B類席位及廿八個C類席位。
按照修正案,理事會成員將持續擔任其職務,直到大會接下來連續兩屆常會結束,之後他們將有資格再次當選,由於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代表成員任期為四年。
IMO理事會由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是國際海事組織的執行機構,在大會下負責監督該組織的工作。在大會閉會期間,理事會履行大會所有職能,但《公約》第十五條為大會保留向各國政府提出有關海上安全及防止污染的建議職能除外。
- 責編:新生大陸事業部
- DHL、Coldplay跨界合作 促全球巡演達成低碳排目標 2022-07-18
- 朝鮮出現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金正恩要求朝鮮全國所有市、 2022-05-13
- 外交部:美方應當檢討和糾正製造假想敵、挑動集團對抗的做法 2022-03-30
- ICS發布海洋多元性、包容性章程 2022-03-10
- 首艘電動無人駕駛貨輪亮相挪威 2021-11-23
- 赫伯羅德、ONE與TradeLens整合 啟用數位貨運平臺 2021-06-30
- PAR簽署因應挑戰、數位化及脫碳新宣言 2021-06-29
- 挪威貨櫃船東MPC Container Ships 2.1億美元收購Songa Container 2021-06-24
- 外交部回應七國集團公報涉華議題: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1-06-16
- 楊潔篪、王毅將同美方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