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經濟 >
明後年新運能激增 恐引爆航運公司價格戰
2022-07-20 10:57 作者: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據Alphaliner本(七)月十七日統計顯示,地中海航運(MSC)下訂單最多,在建船舶多達一百一十八艘、新增運能逾一百五十四萬TEU;達飛輪船(CMA CGM Group)在建船舶六十八艘,運能約六十四萬TEU;中遠海運集團(COSCO Group)在建船舶三十四艘,運能約五十八萬TEU;長榮海運(Evergreen Line)在建船舶五十七艘,運能約五十四萬TEU。
Alphaliner分析,韓國HMM近日宣布,未來五年將投資約一百二十億美元強化運能,從目前運能八十一萬TEU提升到一百二十萬TEU,至二○二六年計劃運能增加四十六%。
Alphaliner昨(十九)日最新資料,全球貨櫃海運市場運能超百萬TEU的有七大航運公司,依序是地中海航運(四百四十六萬TEU)、馬士基航運(四百二十八萬TEU)、達飛輪船(三百二十九萬TEU)、中遠海運(二百八十九萬TEU)、赫伯羅德(一百七十六萬TEU)、長榮海運(一百五十七萬TEU)、ONE(一百五十一萬TEU)。
業內人士擔心,一旦市場貨量減少、船舶供給大增,供過於求,貨主會要求航運公司降低現貨價,也可能影響長約租金價格。分析師認為,今(二○二二)年第三季進入傳統旺季,貨量裝載率九十五%或滿載,長約也可望保持高,但進入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隨著新增運能出現,若填艙壓力較大,恐將引起運費價格戰。
Alphaliner估計,全球未交付貨櫃船占現有營運總運能約廿七點九%,其中今年新增運能一百多萬TEU,明年增量將增加一倍,達二百四十五萬TEU,後年則多達二百七十四萬TEU。
分析師認為,運能一旦供應過剩,航運公司承擔船舶貨值比下降風險,可通過空白航班、減速航行等支撐運,也有航運業人士認為,即使二○二三年國際海事組織環保新規上路,儘管會淘汰較不環保的老舊船舶,但恐難以抵銷新增運能。
- 責編:新生大陸事業部
- 明後年新運能激增 恐引爆航運公司價格戰 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