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50「勇士」防空飛彈系統。供圖:陽明
前不久,俄羅斯特種機械製造設計局局長表示,俄羅斯已完成S-500「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某些部分的測試。而在此前,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里沃魯奇科曾在《無線電電子技術》雜誌刊文稱,俄S-500「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最早將於2020年底前交付部隊。此文中,該系統又被稱作「空天防禦系統」。今年2月,俄國防部發布公告稱,首套S-350「勇士」防空飛彈系統已經在俄空天軍地空飛彈部隊服役。
同俄軍其他防空飛彈系統相比,「勇士」防空飛彈系統有何特點?「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又有何過人之處?俄連續推出「勇士」和「普羅米修斯」兩大防空飛彈系統,背後又有著怎樣的考量?
「高手」林立,難擋「新秀」相繼現身
俄羅斯擁有全世界類型最豐富的陸基防空飛彈系統,現役的就包括S-300系列、「山毛櫸」系列、「鎧甲」S-1、「道爾」系列等,涵蓋了近程、中程、遠程等不同打擊攔截範圍。
尤其是S-300防空飛彈系統,一度扛起了俄防空反導的大旗,眾多國家也爭相購買。在此過程中,S-300歷經多次升級換代,逐步形成了S-300P、S-300V和S-300F這3個基本型號及多種衍生型號,功能不斷完善。如S-300PMU2最大射程達200千米,並可打擊低空巡航飛彈、超低空飛行器等目標。
S-400「凱旋」防空飛彈系統屬於俄第四代地對空飛彈系統,最大射程達400千米,可攔截從超低空到高空、從近距離到超遠程的多種來襲空中目標,包括各型戰機、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等,還可對隱形戰機構成威脅。
目前,S-300和S-400作為俄主戰防空飛彈系統,被廣泛部署在各大軍區,共同為俄境內戰略目標和重要設施提供防護。
但是,在這種防空反導領域「高手」林立的情況下,俄羅斯仍然相繼推出了「勇士」和「普羅米修斯」兩大防空飛彈系統。而且,從俄方公佈的相關參數來看,「勇士」與多個「前輩」在射程與射高上都有部分重合。
前不久開始服役的S-350「勇士」防空飛彈系統是俄研發的一款機動式多通道中程防空飛彈系統,主要攔截中近程範圍、10米到3萬米高度內的空中來襲目標。有俄專家表示,未來數年內,俄空天軍將大規模接裝S-350防空飛彈系統,用於替換部分型號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
與S-400相比,S-500「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在性能上得到大幅提昇。據悉,「普羅米修斯」的最大射程超過600千米,最大射高達180千米,可執行末段高層反導作戰任務,在大氣層內、外攔截中遠程彈道飛彈和低軌衛星,可摧毁超聲速空中目標。目前,該系統正在進行列裝前的各種測試工作。
優勢明顯,補齊原有系統短板
從一定程度上講,「勇士」和「普羅米修斯」的問世,是俄軍「提昇防空系統實戰化效用」與「瞄準未來作戰需求」觀念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系統設計與優化,這兩型防空飛彈系統一經問世便具有不少極具針對性的新生戰力。
一是拓展了攔截半徑,消除了部分攔截「準盲區」和盲區。在中近程防空領域,「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主要負責攔截射程20千米、射高10千米內的近程目標。「山毛櫸」防空飛彈主要用於摧毁射程30千米、射高15千米內的空中目標。S-300和S-400雖然能覆蓋中近程空中來襲目標,但並沒有針對攔截中近程目標進行專門設計,在防禦超低空目標上能力不足。在上述防空飛彈系統未充分覆蓋的中近程範圍內,只有「道爾」系列防空飛彈一力支撐且力有不逮。「勇士」防空飛彈系統的列裝,填補了這些「準盲區」,它的專長就是攔截中近程範圍內的敵方飛行目標。在遠程防空力量方面,俄現役的A-135戰略反導系統因需要一定的戰略設施進行配合,因而部署地點相對固定,僅部署在莫斯科周邊,無法對其他戰略方向和重要目標提供超遠距的攔截防護。「普羅米修斯」 防空飛彈系統作為機動式戰略防禦武器,不僅能在俄多地部署,強化對遠距和超遠距飛彈攔截能力,還可用於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太空威脅,如空天飛機等。
二是制導雷達「脫胎換骨」,攔截能力大幅躍升。「勇士」防空飛彈系統配備了一種全方位相控陣雷達,能全天候地跟蹤搜索更多目標。與S-300相比,它裝配了新型發射裝置,攜彈量從4枚增至12枚,在縮短裝填時間的同時,具有一定的抗飽和攻擊能力。同時,該防空飛彈系統的主戰裝備搭載在輪式自行底盤上,長途跋涉後只需大約5分鐘就能做好戰鬥準備,機動能力明顯提昇。與S-400配備的制導雷達相比,「普羅米修斯」裝備了新型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更遠且精度更高。它可同時攔截10枚彈道飛彈,並具備摧毁超聲速飛彈的能力。
三是自動化程度提昇,防空反導更加智能高效。為提高防空作戰效能,「勇士」防空飛彈系統在智能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一旦完成戰斗部署,其防禦進程就開始由電子系統控制,多功能雷達可自主發現、跟蹤和攔截彈道目標和空氣動力目標。炮手的主要任務是跟蹤觀察,僅在必要時才對系統數據進行修正。「勇士」防空飛彈系統可同時攜帶裝有自導紅外彈頭的9M100短程飛彈以及裝有智能彈頭的9M96/9M96E2中程飛彈,飛彈攔截成功率大大提昇。「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的相關參數尚未公開,它的機動運輸平台上搭載有新型電子戰設備,可有效對抗敵方的反輻射飛彈。
四是著眼現實與未來作戰,更加經濟實用。「勇士」防空飛彈系統的優勢不只體現在性能上,很重要的一點,它還具有成本低、生產安裝相對簡便的優勢,這使牠可以大規模地列裝部隊。S-500作為第五代防空飛彈系統,它還可用於對抗來自外太空的攻擊。
相互銜接,織密立體防空網路
「勇士」和「普羅米修斯」相繼現身,原因各有不同但又殊途同歸。有關專家認為,「勇士」防空飛彈系統的問世與列裝,既源於S-300系列部分型號接近服役年限,也源於當時國際形勢趨緊尤其是來自北約方面的壓力加大。「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此時高調亮相現身,則源於對手高超聲速武器項目的推進及美、英等國邁開太空軍事化步伐,對俄防空網路體系形成了新的衝擊。這些內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使俄開始有針對性地打造新「盾牌」,並通過使各防空飛彈系統相互銜接,織密立體防空網路。
近年來俄在完善新型防空反導網上的舉措與特點,折射出俄軍的確有這方面的考慮。
增強個體戰力的同時注重融入體系。以「勇士」防空飛彈系統為例,它能獨立作戰,新型發射裝置可混合裝載併發射S-400和「山毛櫸」等防空系統的飛彈,以便攔截不同類型的空中目標,攔截巡航飛彈的效率據稱提高了1至1.5倍。它也可與S-400、「鎧甲」S-1等聯合「組隊」,形成更加高效的防空作戰體系。「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採用模塊化通用化設計,據稱將來可用車輛、地下發射設施、飛機、艦船等多種作戰平台搭載,能與俄軍預警系統連接,甚至可以直接接收預警機傳回的數據資訊,據此做出反應。
戰術戰略並重,構建多層攔截網。在這方面,俄延續了統籌布局、保護核心的反導設計思想。戰術防空反導層面, 「勇士」防空飛彈系統的加入,能夠與S-300、S-400等防空飛彈系統組網,對俄境內的重要目標設施提供更加高效的空中防護。戰略防空反導層面, 「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一旦服役,將與現役的A-135或未來的A-235戰略反導系統形成功能更加強大的戰略反導攔截網,對俄戰略目標的防護將更加積極、主動、有力。此外,「道爾」系列防空飛彈與大量便攜式防空飛彈的加入,使得俄防空網路體系變得更加立體、緻密。
可以預見,隨著電子資訊技術、網路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與運用,「勇士」和「普羅米修斯」防空飛彈系統必將與其他陸基、海基、空基防空反導力量一起,形成一體化的防禦體系,共同擔負起空天防禦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