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軍事 >

美威脅擊沉伊艦加劇對抗

2020-04-29 22:33    作者:楊忠潔   來源:中國國防報   VIEW:



近期,持續交惡的美伊關係再生波瀾,兩國艦艇在波斯灣海域「危險接近」,雙方在軍事領域的對抗持續升級。

「危險接近」各有說法

4月15日,美軍中央司令部發布消息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艦艇當日在波斯灣美軍艦附近進行危險機動。根據美軍公佈的視訊,搭載機槍等武器的伊朗快艇在美軍艦旁高速並行、穿插航行,「距離近到可以看到對方人員的面部表情」。據悉,在國際水域航行的美國軍艦包括「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1艘飛彈驅逐艦、1艘美海岸警衛隊快艇和1艘補給船。

根據美軍方後續披露的情況,美海軍當時正與美陸軍執行AH-64E「阿帕奇」攻擊型直升機聯合訓練,10餘艘伊朗艦艇在海灣水域「危險接近」,其中1艘幾乎與美軍艦相撞,兩船最近時僅相距約10米。美國軍方稱,對於伊朗艦艇的「危險做法」,美方採取了適當行動「避免碰撞」。

對於美方指責,伊朗並不「買賬」。伊朗媒體4月17日報道稱,伊朗艦艇接近美軍艦是為回應此前美戰機企圖侵犯伊朗領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4月19日發表聲明承認該事件存在,但否認美方說法,稱美方說法只是「虛假的荷裡活故事」。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回擊稱,美海軍數周來在地區水域多次出現「不專業的行為」,美軍的非法存在是造成地區不穩定的根源。

對於美方的不實指責,美國內媒體也曝出證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仔細觀看視訊可以看到,多艘伊朗艦艇在美軍艦附近來回穿梭,但伊朗艦艇上的炮並未指向美軍艦。另有外媒報道稱,美軍艦分別於4月6日、7日兩次挑釁攔截伊朗軍艦。

軍事對抗持續「加碼」

以艦艇「危險接近」為導火索,美伊兩國近期在軍事領域的對抗持續「加碼」。

美國福布斯網站稱,「開源情報組織」近期結合社交媒體上出現的多個視訊和照片分析稱,伊朗軍隊在位於霍爾木茲海峽北側的格什姆島上部署了至少1個連的反艦武器系統,其中包括多款射程可覆蓋海峽大部甚至全部地區的火箭炮或反艦飛彈。

4月20日,伊朗官方通訊社發布消息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高級軍官阿里·雷扎·坦吉西里宣布,伊朗已擁有射程達700公里的艦載和潛射反艦飛彈,並開始製造航速達90節的高速攻擊艇和55米長的直升機母艦。據公開報道,截至2019年9月,伊朗最先進反艦飛彈的射程還只有300公里。坦吉西里表示,「不論美國人在哪裡,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們躲到哪裡,都不安全」。伊朗媒體宣稱,伊朗武裝部隊已擁有射程2000公里的地對地飛彈,可以打擊以色列和美國在中東的基地。

4月22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宣布,伊朗當天在位於中部中央沙漠的沙赫魯德飛彈靶場,使用國產「信使」運載火箭成功將「光明」1號軍事衛星送入425公里軌道,標誌著伊朗成功發射首顆軍事衛星。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海珊·薩拉米表示,將這枚衛星送入軌道標誌著伊朗在航天開發領域取得新進展。

對伊朗艦艇「危險接近」一事,特朗普本人和美軍方開始「口誅筆伐」。4月22日,特朗普發布推文稱,他已下達命令,如果伊朗艦艇「騷擾」美軍艦,美海軍就將其擊沉摧毁。當晚,特朗普在白宮疫情發布會上再次對伊朗放狠話稱:「我不希望他們的艦艇圍在我們的軍艦周圍……我們不會容忍,我們會把他們『打出水面』。」

美國防部副部長諾奎斯特22日晚些時候呼應特朗普稱,特朗普是在警告伊朗,美軍艦具有自衛權。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約翰·海滕也表示:「總統推文的意思是什麼毫無疑問……如果你越了線,我們知道那條線是什麼,我們將作出反應。我們會來的,而且是大規模地來。」海滕警告稱,伊朗方面若存在敵意和敵對行為,美方將在必要時使用武力回應。

在伊朗發射軍事衛星後,美政府和軍方高層更是「出離憤怒」。美國務卿蓬佩奧揚言,德黑蘭此舉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華盛頓將對伊朗進行報復。海滕表示,「他們走得很遠了,這意味著他們有能力再次威脅我們的盟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羅德維克表示,雖然伊朗目前沒有洲際彈道飛彈,但伊朗希望在戰略上對抗美國,這可能促使其發展洲際彈道飛彈,因此美國將繼續監視伊朗的核項目。

戰爭「火苗」蠢蠢欲動

對於美伊之間劍拔弩張的軍事態勢,外界看法迥異。一部分媒體憂心忡忡。德國電視一臺4月23日將特朗普對伊朗的推文比作「戰爭的警告」。該電視臺稱,儘管聯合國要求各國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際保持和平,但特朗普是一個例外,此番威脅讓國際社會嗅到戰爭的味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稱,特朗普充滿挑釁的推文將增加美伊這對長期敵人之間誤判的可能。「中東線上」新聞網評論稱,美伊之間「緊張的火焰再度升騰」。

另一部分媒體則見怪不怪。《紐約時報》刊文稱,特朗普是擔心因疫情影響支持率藉此轉移話題,以體現領導力並穩固他的保守陣營。美前海軍部長雷·馬伯斯也表示,美國防部需要的是正式命令而非「推特命令」,特朗普發警告的目的是分散美國輿論對疫情的注意力。

未來,出於總統大選、疫情應對和經濟形勢等戰略利益考量,特朗普政府或將進一步強化對伊朗的輿論施壓和軍事示強力度,美伊兩國軍事對抗的烈度或將進一步加劇。

與此同時,由於美伊近年來在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屢次發生軍事對峙事件,且當前的軍事對抗並未突破雙方的戰略底線,因此兩國未來在波斯灣地區爆發大規模軍事對抗的可能性相對較低。(楊忠潔)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