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舉行疫情防控演練
4月下旬,俄國防部召開部務會議和專題會議,就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工作成效作總結。俄防長紹伊古、副防長伊萬諾夫和三防部隊司令基里洛夫對各軍區和軍兵種防疫形勢、措施執行和未來工作重點進行介紹。俄媒體稱,俄軍防控疫情工作起步較早,且注意頂層布局、統籌推進,目前總體形勢趨穩。
國防部牽頭布局
報道稱,在國家防務指揮中心下達新冠肺炎疫情存在擴散風險的通知後,俄國防部於3月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在國家防務指揮中心統一領導下,聯合聯邦工業和貿易部、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聯邦海關局,以及邊防局組成「疫情防疫作戰組」,以確保迅速應對突發任務和保證防控工作中的不間斷協作。根據俄方公佈的資訊,俄軍現有172支防疫分隊,配備6座機動式感染檢測實驗室和1000多套特種消毒設備,上述力量均保持隨時出動狀態。
在行動層面,俄國防部責成軍事衛生總局成立49支機動衛生防疫小組,小組成員為軍醫和病毒學專家,隨時待命前往疫源地,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目前,軍事衛生總局已聯合各軍區、軍兵種在全軍範圍內展開醫學排查,完成流行病史搜集工作,對接觸過國外人員的官兵、文職人員和家屬實施隔離觀察。為各部隊下發新冠肺炎預防手冊,包含預防指南和人員健康保護兩部分內容。
針對各戰役方向防疫資源緊張的情況,俄國防部擴大醫療藥品、器材和防護裝備採購規模,調撥88億盧布(1盧布約合0.09元人民幣)專項資金,在四大軍區啟動16個多功能傳染病醫療中心建設項目,並要求5月15日前投入使用。醫療中心採用模塊建設方式,能夠應對多類患者的不同情況,目前首批醫療中心已投入運營。
在評估認為遠東地區疫情擴散風險較高後,俄國防部下令東部軍區和海軍太平洋艦隊在4月中旬前完成對「額爾齊斯河」號醫院船的容量改造,確保該船可以容納450個床位,隨時做好接收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準備,為軍區醫療系統減輕安置、收治壓力。
各部隊狠抓落實
俄媒體稱,3月和4月正是俄軍冬季訓練和考核的關鍵時期。各軍區、軍兵種所屬部隊在做好自身防疫基礎上,通過小編組、低密度、高強度方式推進戰備訓練和考核工作。其中,3月17日至30日,各軍區三防部隊相繼舉行專業防控演練;3月18日和19日,空天軍軍事運輸航空兵和駐莫斯科三防部隊在莫斯科切卡洛夫斯基機場開展專項聯合防疫演練,以應對境外輸入型病例和疑似病例防控為假想,重點演練快速檢測、設施消毒、人員轉移隔離等課目;3月25日至28日,在全軍範圍內組織應對病毒傳播的戰備突擊檢查,重點檢驗組織水準、專業能力、處置流程和危機響應情況。
俄各軍區和北極聯合戰略司令部成立醫學觀察中心,累計部署數千套非接觸式測溫點。各軍兵種自2月底以來在所屬醫院儲備抗病毒藥劑、防護服和口罩以及運輸傳染病患者的特殊器材。各部隊還結合自身實際,針對性加強疫情檢測和防控工作。
俄空天軍加強高緯度地區部隊安全防護,重點預防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還設置傳染病患者隔離室,禁止人員長時間在野外低溫環境下活動,對出勤人員衣物和鞋子進行烘乾處理。俄海軍北方艦隊每日3次對所屬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對營房和室內訓練場所實施溫度監控,通過視訊對通風、消毒和人員戶外訓練著裝情況進行檢查和規範。俄陸軍部隊要求駐地每日通風不少於7次,並將高寒低溫地區防凍傷作為醫療防護另一重點,要求增加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提昇人員免疫力。
境外支援提振影響力
在做好自身防護同時,俄三防部隊按照總統命令,赴義大利和塞爾維亞實施境外防疫支援。3月下旬疫情開始在歐洲地區擴散時,俄伊爾-76運輸機出動10多架次向義大利派遣60多名醫療專家和三防部隊成員,並配送一套三防實驗室。在塞爾維亞政府請求下,俄三防部隊多支分隊進入該國實施疫情診斷、救助和培訓工作。
俄媒體稱,主動參與境外疫情防控,既有助於「堵塞」境外疫情向俄境內擴散滲透的管道,又可以積累經驗,還能密切與歐洲部分國家的關係,彌合俄歐裂痕、進一步提昇影響力。(劉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