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量子材料中首次發現數千原子糾纏
2022-09-07 08:59 作者:記者張夢然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已知具有磁性等特性的材料具有所謂的域(島),其中材料特性均勻地屬於一種或多種類型(例如,想象牠們是黑色或白色)。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物理學家報告稱在氟化鈥鋰(LiHoF4)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相變,在該相變中,域出人意料地表現出量子力學特徵,導致牠們的性質變得糾纏在一起(同時是黑色和白色)。
研究人員表示,著名的薛定諤貓現在有了「新皮毛」,因為他們在LiHoF4中發現了一個新的量子相變,這種相變是以前不知道的。
通常,量子力學定律只適用於微觀粒子,而團隊此次成功地觀察到了更大規模的量子糾纏效應,即數千個原子。在非常低的溫度下,LiHoF4充當鐵磁體,其中所有磁矩自髮指向同一方向。如果施加一個與首選磁方向完全垂直的磁場,磁矩將改變方向,這就是所謂的波動。磁場強度越高,這些波動就越強,直到最終鐵磁性在量子相變處完全消失。這導致相鄰磁矩的糾纏。
研究人員此次觀察了改變磁場的方向時會發生什麼。他們發現,量子相變繼續發生,而以前認為即使是最小的磁場傾斜也會立即抑制它。然而,在這些條件下,經歷這些量子相變的不是單個磁矩,而是廣泛的磁區,即所謂的鐵磁疇。磁疇構成指向同一方向的整個磁矩島。研究人員使用球形樣品進行精密測量。這使他們能精確研究磁場方向微小變化時的行為。
研究人員解釋說,他們發現了一種全新類型的量子相變,其中糾纏發生在數千個原子的規模上,而不僅僅是在幾個原子的縮影中。如果將磁疇想象成黑白圖案,那麼新的相變會導致白色或黑色區域變得無限小,即形成量子圖案。
研究人員稱,新量子相變的發現對於研究材料中的量子現象以及新應用具有重要的基礎和參考框架價值。(記者張夢然)
- 責編:
- 首個DNA材料製成的納米馬達面世 2022-07-27
- 中國科學家開闢碳材料研究新方向 2022-06-29
- 專家說法|李陽:量子計算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2-06-22
- 专家说法|李阳:量子计算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2-06-22
- 高保真度三量子位原生量子門首次實驗演示 2022-06-02
- 「下一代奇蹟材料」石墨炔首創成功 2022-05-26
- 中國科學家研製新材料 有望助力「雙碳」和太空探測 2022-05-19
- 量子自旋液體基態首次觀測到了 2022-05-16
- 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新人工神經細胞 2022-04-27
- 芯片里的金屬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