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物理學家觀察到一種新磁性準粒子
2022-10-14 09:55 作者:實習記者張佳欣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領導這項研究的紐約市立學院物理學家維諾德·M·梅農說,要實現高效磁光效應,用磁性材料結合他們的方法是一條有希望的途徑。高效磁光效應可用於日常設備中,如雷射或數字數據存儲。
研究論文主要作者弗洛里安·迪恩伯格博士認為,他們的工作揭示了光和磁性晶體之間的強烈相互作用,這是一個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領域。「近年來的研究產生了許多原子平面磁體,非常適合用我們的方法進行研究」。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預測,磁子可以相互作用併合並形成新的準粒子。他們利用散射的中子在實際材料中尋找這些多個磁振子的「束縛態」。
關於磁性準粒子的影響,科學家們預測,磁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3種新的磁子束縛態。儘管如此,科學家們還沒有在實際材料中看到超過兩個磁振子捆綁在一起。這種觀測的缺失使人們對3個磁子束縛態的存在產生了疑問。
在這項研究中,一種被稱為「氧化錳鈉」的材料代表了第一種反鐵磁性、矩排列的反平行材料,它擁有3個磁子束縛態。這表明這樣的準粒子足夠穩定並可以形成。
此外,利用多個磁振子束縛態作為量子資訊的載體對於未來的量子技術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為研究這些新的準粒子的形成和性質提供了一種模型材料。
未來,該團隊計畫擴大這些研究,以瞭解當量子材料被放入光腔時量子電動力學真空所起的作用。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助理教授愛德華多·巴爾迪尼評論道:「我們的工作為研究穩定熱力學平衡中沒有對應物的新型量子相鋪平了道路。」(實習記者張佳欣)
- 責編:
- 更多的原子,更好的傳感器 科學家首次實現基於里德堡原子臨界 2022-10-19
- 中國科學家「拍攝」到光催化劑光生電荷轉移演化全時空圖像 2022-10-13
- 中國科學家發布首批大視場X射線聚焦成像天圖 2022-08-30
- 聲音何以「療傷」?科學家首次建立聲音鎮痛的小鼠模型 2022-07-19
- 中國科學家開闢碳材料研究新方向 2022-06-29
- 氣變每年剝奪人均44小時睡眠 2022-05-26
- 中國科學家實現水波單向傳播 2022-05-25
- 中國科學家研製新材料 有望助力「雙碳」和太空探測 2022-05-19
- 科學家用液晶創建平面「魔窗」 2022-05-12
- 中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 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