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日研究人員報告從小行星「龍宮」採集的氣體樣本組分
2022-10-24 08:22 作者:記者錢錚 來源:新華網 VIEW: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九州大學、茨城大學等單位日前聯合發布新聞公報說,「隼鳥2號」探測器執行了世界首個從近地小行星帶回氣體組分的航天任務。在「隼鳥2號」回收艙著陸地球約30小時後,研究人員對回收艙從小行星「龍宮」帶回地球的樣本中所含氣體組分進行了抽出、採集和質譜分析。之後,部分氣體樣本被分發給日本國內外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對氣體組分進行了精確的同位素分析。
分析發現,從小行星「龍宮」採集的氣體主要包含氫、氦、氖、氬、氮等成分。更精確的同位素分析顯示,氣體樣本中氦的同位素氦-3所占比例大約是地球大氣的100倍,氖的同位素組成比例也與地球大氣不同。
通過分析氦、氖和氬的元素丰度比例以及氦的同位素組成比例,研究人員認為,該氣體樣本含有太陽風和地球大氣的混合物。研究人員推測,氮和氬很可能是樣本返回地球時被混入的地球大氣成分,而氦和氖則來自小行星「龍宮」,牠們被太陽風「搬運」到小行星表面。
研究還發現,這些氣體成分與地球上發現的一些特殊隕石中檢測出來的稀有氣體的特徵相似,很可能保留了太陽系形成時的特徵。這項研究將為探索太陽系初期面貌提供新線索。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於2014年發射,2018年6月抵達小行星「龍宮」附近並採集了岩石樣本。搭載樣本的回收艙於2020年12月返回地球,「隼鳥2號」則繼續飛往其他小行星。
- 責編:
- 科學家研究體外生成毛囊新策略 2022-10-25
- 黎曼假設是否已被解決? 2022-10-20
- 黎曼假设是否已被解决? 2022-10-20
- 南極發現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2022-10-12
- 手機藉助AI聞「聲」辨新冠 2022-09-07
- 首個鋅金屬「伴侶蛋白」確定 2022-06-02
- AI算法實現光速級地震監測 2022-05-13
- 像向日葵一樣「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問世 2022-04-22
- 無需逐層構建的3D打印技術面世 2022-04-22
- 用石墨烯「聆聽」細菌「配樂」 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