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不會「凍結」的新型量子態磁體造出
2022-12-07 09:03 作者:張佳欣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日本東京大學固體物理研究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複雜系統物理研究所(MPI-PKS)和德累斯頓—羅森多夫赫爾姆霍茲中心(HZDR)的研究小組在最近的《自然·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原則上,磁體也可被視為量子材料,因為磁性是基於材料中電子的固有自旋。HZDR德累斯頓高場磁實驗室(HLD)約亨·沃斯尼察教授解釋說:「在某些方面,這些自旋可表現得像液體。」隨著溫度的下降,這些無序的旋轉會凍結,就像水凍結成冰一樣。某些類型的磁體,如鐵磁體,在牠們的「冰點」以上是非磁性的,只有跌落到該點以下時,牠們才能成為永久磁鐵。
該團隊打算創造一種量子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與自旋相關的原子排列不會變得有序,即使在超低溫下也是如此,類似於液體即使在極端寒冷的情況下也不會凝固。為了達到這種狀態,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材料——鐠、鋯和氧元素的化合物。他們假設,在這種材料中,晶格的特性將使電子自旋能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原子周圍的軌道相互作用。
經過幾次嘗試,該團隊最終造出了足夠純淨的晶體。在一種低溫恆溫器中,研究人員逐漸將樣本冷卻到20毫開爾文(零下273.13攝氏度)。他們記錄了樣品在冷卻過程和在磁場中的反應,以及晶體對直接通過它的超音波的反應。如果自旋是有序的,它應該會導致晶體行為的突然變化,比如長度的突然變化。結果發現,無論是長度還是對超音波的反應都沒有突然變化。
量子材料具有非凡的性質。例如,牠們可在低溫下完全無損耗地導電。通常,即使溫度、壓力或電壓的微小變化也會極大地改變量子材料的行為。
研究結論是,自旋和軌道的顯著相互作用阻礙了有序化,這就是為什麼原子保持在牠們的液體量子狀態。這是第一次觀察到這樣的量子狀態,對磁場的進一步研究證實了這一假設。研究人員表示,有朝一日,人們或許能夠利用這種新的量子態來開發高靈敏度的量子傳感器。(實習記者張佳欣)
- 責編:
- 科學家找到調控水稻、小麥穗發芽的「開關」 2022-12-07
- 世界首張「土衛七」地圖繪成 2022-12-07
- 3D打印技術讓衛星更有「內涵」 2022-12-06
- 基礎研究可能創造意想不到的效益 2022-12-06
- 「人造太陽」ITER核心部件首件中國製造完成 2022-11-23
- 新超導量子比特「獨角獸」面世 以99.9%的置信度實現量子邏輯門 2022-11-18
- 人工智慧怎樣做到對災害「先知先覺」 2022-11-16
- 港中大(深圳)唐本忠、張瑞入選「2022年全球頂尖科學家」榜單 2022-11-11
- 中國科學家發明細胞大小「無人工廠」 生產免疫調控細胞因子, 2022-11-02
- 日研究人員報告從小行星「龍宮」採集的氣體樣本組分 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