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融入人们的工作中,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管理等成本,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从“刷脸”乘坐飞机到无人超市,从多功能巡逻机器人到智慧医疗……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不断落地开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为了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机遇,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人工智能写入发展战略,将其视作促进经济转型、改善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这是一个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加紧人工智能发展布局,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人才倍受关注。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缺口近1500万,其中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缺口高达500万。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比处于较低水平,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四个技术方向的人才供需比分别为0.49、0.49、0.48和0.38;其中计算机视觉人才供需比最低,人才最为紧缺。从中国的岗位端看,算法方向人才需求最为集中;人工智能最难招岗位TOP10中,有7个算法岗位,3个工程岗位。
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发展,并未在模仿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也称强人工智能)”上集中太多资源。相反,人工智能研究自正式诞生起,就专注于让计算机通过“机器学习”来自我优化算法,最后形成可以高效率解决特定问题的“专家系统”。由于这些人工智能只会在限定好的狭窄领域中发挥作用,不具备、也不追求全面复杂的认知能力,因此也被称为“弱人工智能”。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可以高效率解决特定问题的人工智能,在解放劳动力,推动现代工厂、组织智能化管理上都起到了关键的核心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种趋势下,智能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互联网行业开始应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然后陆续普及到其他行业。从大的发展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未来,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领域时,很多人会暂时休息或休整;对全世界的经济和社会来说,影响很大。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深入地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明确发展方向,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获得未来的成功。
文/高民(作者单位: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