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薄如原子的人工神經元面世
2023-05-10 09:19 作者:劉霞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如何重建生物神經元的計算能力,以開發更快、更節能的機器學習系統。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是使用憶阻器,但一個關鍵挑戰是難以整合前饋和反饋神經元信號,而前饋和反饋機制鞏固了人類利用獎勵和錯誤來學習複雜任務的能力。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擴展了電子憶阻器的功能,使其既能響應光信號,又能響應電信號,如此一來,前饋和反饋路徑可同時存在於一個網路中。
研究團隊解釋說,二維材料只由幾層原子組成,這種精細的尺度賦予其多種奇異的特性,可根據材料的分層方式對這些特性進行微調。他們堆疊石墨烯、二硫化鉬和二硫化鎢3種2D材料,製造出一種設備,可根據照射在其上的功率和光/電的持續時間,顯示出其電導率的變化。與數字存儲設備不同,這些設備是模擬的,其操作方式與人腦中的突觸和神經元類似,可進行計算。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方法有望在人工智慧計算領域「大顯身手」。此外,神經形態工程和算法領域的重要進步,有助科學家們更好地模擬和理解大腦。
人工神經元是當下的熱門概念,它是人腦神經元的某種抽象、簡化和模擬。人類大腦內有百億個神經元,處理問題不僅迅速,耗能還低,讓電子計算機好不「羨慕」。開發人工神經元,需要腦科學、神經科學、計算科學還有芯片等各個領域的跨界融合。這次,科研人員用了3種2D材料製備出了薄如原子的人工神經元,它能學習和處理更加複雜的任務。人工智慧的發展對計算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只有開發出革命性硬體,才能適應未來算力爆炸時代的要求。
- 責編:
- 移動疫苗印表機問世 2023-04-26
- AI生成超越自然界的新蛋白質 2023-04-25
- 韋布望遠鏡發現大小几乎和地球相同的系外行星 2023-01-28
- 韦布望远镜发现大小几乎和地球相同的系外行星 2023-01-28
- 遠古發現丨科學家發現2億多年前的「奇異羅平龍」 2023-01-07
- 臭氧層破壞導致生物大滅絕的直接證據被發現 2023-01-07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氘元素的藏身之處 2023-01-04
- 2022年受大自然啟發的科學發現 2022-12-30
- 專家解讀:@的含義與作用 2022-12-29
- 专家解读:@的含义与作用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