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研究稱地球內部冷卻速度快于預期
2022-01-19 09:14 作者:dl001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地球的進化伴隨著冷卻:45億年前,年輕的地球表面普遍存在極端溫度,它被一片深厚的岩漿海洋所覆蓋。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地球表面冷卻形成了脆弱的地殼。然而,地球內部散發出的巨大熱能引發了地幔對流、板塊構造和火山活動等動態過程。
然而,地球冷卻的速度有多快,以及這種持續的冷卻可能需要多長時間才能使上述的熱驅動過程停止,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回答。一個可能的答案在於形成地核和地幔邊界的礦物的熱導率。
在地核和地幔交界處,地幔的黏性岩石與地球外核熾熱的鐵鎳熔體直接接觸。兩層之間的溫度梯度十分「陡峭」,因此這裡可能有較大的熱傳導。邊界層主要由礦物布氏岩形成。然而,科學家很難估計這種礦物從地核到地幔傳導了多少熱量,因為實驗驗證非常困難。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複雜的測量系統,能在實驗室中測量布氏岩在地球內部一般壓力和溫度條件下的熱導率。他們發現,布氏岩的導熱係數大約是假設的1.5倍。這表明從地核到地幔的熱傳導也比之前認為的要高。更大的熱流反過來會增加地幔對流,加速地球的冷卻。這可能會導致由地幔對流運動保持的板塊構造減速,速度比研究人員根據之前的熱傳導值預期的要快。
研究還表明,地幔的快速冷卻將改變地核和地幔邊界的穩定礦物相。冷卻後,布氏岩變成後鈣鈦礦相的礦物。但研究人員估計,一旦後鈣鈦礦出現在核幔交界處並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地幔的冷卻速度確實可能會進一步加快,因為這種礦物的導熱效率比布氏岩更高。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可能會讓我們對地球動力學的演化有一個新視角。它表明,地球和其他岩石行星如水星和火星一樣,正在冷卻和變得不活躍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實習記者張佳欣)
- 責編:
- 新研究揭示宇航員太空貧血原因 2022-01-20
- 中國發現今年首顆近地小行星 下月將飛掠地球 2022-01-19
- 中國發現今年首顆近地小行星 下月將飛掠地球 2022-01-18
- 人工智慧來助力 科學研究更順利 2022-01-04
- 人工智能来助力 科学研究更顺利 2022-01-04
- 彌補傳統觀測方法不足 加速生命科學領域研究 人工智慧預測蛋 2021-12-27
- 新研究稱地球水源或來自太陽 2021-12-01
- 航天員拍到的地球外層發光邊界是什麼 2021-11-16
- 火星隕石「流浪」到地球之謎首次破解 2021-11-10
- 火星隕石「流浪」到地球之謎首次破解 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