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世界首臺量子重力儀走出實驗室
2022-02-25 08:53 作者:dl001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量子重力梯度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量子物理原理探測微重力的變化,測量當原子云落下時引力場拉力的細微變化。物體越大,其密度與周圍環境的差異越大,可測量的拉力差異就越大。但振動、儀器傾斜以及磁場和熱場的干擾,使得量子理論轉化為商業現實具有挑戰性。伯明翰量子傳感器的突破性成功開啟了一條商業之路,是第一個迎接這些現實世界挑戰並進行高空間分辨率調查的項目。消除由於振動引起的噪聲將「解鎖」高空間分辨率的重力映射,大大改進地質地形圖的繪製。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傳感領域的「覺醒時刻」,這一傳感器可能有多種用途。城市工程師可利用它檢測一些特殊用地的近地表(地下10米)特徵,這些特徵可能會影響新的建築,因此可利用其降低鐵路和公路項目的成本和延誤;考古學家或可用於測繪墓穴和隱藏在地下的結構,在不破壞性挖掘的情況下瞭解考古奧秘;它還可用於測量地質特徵,例如含水層或土壤密度,以確定含水量或發現隱藏的自然資源;還可改進對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的預測。
此前的重力傳感器受到一系列環境因素的限制。一個特別的挑戰是振動,這限制了用於測量應用的所有重力傳感器的測量時間。如果能夠解決這些限制,調查就可以變得更快、更全面、成本更低。
新開發的量子重力梯度儀克服了振動和其他各種環境挑戰。這一突破將使未來的重力測量更便宜、更可靠,交付速度快10倍,探測所需的時間將從一個月減少到幾天。它有可能為重力測量開闢一系列新的應用領域,為進入地下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此外,準確和快速地測量微重力的進步為促進國防和國家安全打開新機遇,未來我們可以探測到原本無法探測到的東西,並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更安全地航行。隨著重力傳感技術的成熟,水下導航和揭示地下條件的應用將成為可能。(實習記者張佳欣)
- 責編:
- 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手術機器人 2022-02-03
- 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手术机器人 2022-02-03
- 首塊全3D打印柔性OLED顯示屏問世 2022-01-14
- 1700毫升!中國發現中更新世腦容量最大古人類 2022-01-13
- 刷新世界紀錄!太赫茲實時傳輸淨速率超100Gbps 2022-01-07
- 2022年世界科技形勢展望:科學抗疫爭朝夕 九天攬月不是夢 2022-01-06
- 世界上最長柔性纖維電池問世 2021-12-23
-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温州举行 2021-11-22
- 雲南天文臺發現形成太陽暗條的觀測證據 2021-11-16
- 《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發布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