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NASA將醫生「全息傳送」到國際空間站
2022-04-21 08:41 作者:實習記者張佳欣 來源:科技日報 VIEW:
在《星際迷航》中,「進取號」星艦上的乘客們生活在一個被稱為全息甲板的夢幻般的場所中,他們可以「傳送」到另一艘船或別的地方。現在,21世紀的技術正在讓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不再是夢幻。
全息傳送是「全息圖」和「隱形傳態」的混合體。該技術允許地球上的科學家和太空中的宇航員之間進行聲音和視覺互動。這項技術是由微軟開發的,首先被歐洲航天局的宇航員使用。
去年,施密德博士及其團隊的照片被高科技相機記錄下來,壓縮成數據文件,然後被傳輸到國際空間站,實現了全息傳送。在空間站,宇航員用一種名為HoloLens的「混合現實顯示幕」觀看了全息圖,這是一種將數字醫生與國際空間站環境相結合的耳機。
「這是一種全新的人類遠距離交流方式。」施密德說。此外,這也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探索方式,人類的肉體在原地,但實體卻可以離開地球旅行。空間站以每小時約28000公里的速度運行,並在距地球約400公里的軌道上持續運行,但這些數字並不重要,人類都可以「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空間站上,跟宇航員互動。
這項新技術可極大地提高長期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或對未來深空旅行產生重大影響。不過,空間站和行星之間的遙遠距離造成了宇航員和地麵糰隊之間長達20分鐘的延遲。該技術在地球上也有直接的應用。無論是在南極洲、海上石油鑽井平台還是軍事行動區等其他極端環境中,無論距離或環境挑戰如何,這種技術都可把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流。
NASA接下來計畫將其用於雙向通信,即將地球上的人全息傳送到太空,並將宇航員傳送回地球。再下一步是將全息傳送與增強現實相結合,真正實現遠程指導。
- 責編:
- 「植物界大貓熊」蘇鐵完整基因組圖譜首次發布 2022-04-21
- 中國科學家發現 艱難梭菌毒素入侵人體「新大門」 2022-04-21
- NASA將醫生「全息傳送」到國際空間站 2022-04-21
- 用石墨烯「聆聽」細菌「配樂」 2022-04-20
- 暗物質或是來自其他維度的「宇宙難民」 2022-04-15
- 「重編程」讓皮膚細胞「返老還童」三十歲 2022-04-12
- 中國科學家研製「龍蝦殼」新型仿生材料 2022-04-10
- 星空有約:5日晨火星「合」土星上演「雙雄會」 2022-04-06
- 土星火星近日將「擦肩而過」 44年來相距最近 2022-04-02
- 「滴水穿石」 高速應力顯微鏡給出定量解釋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