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台灣 >
克服抗藥性 國衛院治癌新藥兼具標靶免疫療法
2022-07-19 13:52 作者: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傳統的手術治療僅能治療罹患局部腫瘤的病人,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雖能殺死快速生長的癌細胞,但卻有許多不良副作用。近年來標靶治療成了癌症新興療法,但癌細胞透過持續地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進而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癌症免疫療法因而誕生。
然而綜觀目前癌症治療方法皆無法同時抑制癌細胞及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合併使用不同類型的標靶抗癌藥物雖可增強抗癌效應,協同及加成抗腫瘤與免疫調節效應。但因藥物相互作用改變常導致脫靶的副作用,還可能影響藥物吸收與代謝。
新藥是透過轉移三磷酸腺酶(adenosine triphos phate,ATP)上的磷酸至蛋白質上的酪胺酸殘基以傳遞訊號。在癌化與惡性進展過程中,因酪胺酸激酶的基因突變或擴大,導致酪胺酸激酶受體(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的蛋白質磷酸化會異常活化,進而促使細胞持續存活、增殖、運動、代謝重整,以及躲過免疫系統的監控。AXL-MERTK的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s)乃是經由雙重抑制RTKs中的AXL與MERTK酪氨酸激酶,以降低腫瘤細胞存活和轉移能力,並促進免疫細胞對腫瘤的作用。
國衛院新藥研發團隊運用國衛院生技藥研所專利保護之特有激酶特異性小分子合成化物資料庫和蛋白質晶體結構學的藥物設計產出化合物BPR5K230,可同時抑制AXL與MERTK激酶活性,減少腫瘤中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增加脾臟中的效應T細胞,並具有良好的口服吸收率與體外肝細胞微粒體穩定性。在EGFR突變人源非小細胞肺癌動物模型試驗中,BPR5K230與市售藥物Erlotinib合併使用可克服Erlotinib耐藥性。
新穎AXL與MERTK小分子雙重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為台灣首見雙重激酶抗癌抑制劑新藥,本技術將能在癌症治療以及癌症免疫調控中有顯著的功效,將創新科學發現轉化為精準癌症療法,未來將積極與國內外大廠技術移轉連結,合作推動臨床試驗。
- 責編:新生大陸事業部
- 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案 接觸者皆陰性 2022-07-18
- 出口管制清單內戰略性貨品至白俄羅斯 應取得輸出許可證 2022-07-03
- 感謝社區防暴英雄 侯友宜:對家暴和性別暴力「零容忍」 2022-06-29
- 家用PCR陽性 醫師確認即確診 2022-06-23
- 環保署修正發布「膠帶製造業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 2022-06-22
- 性愛時既無力又腰疼 猛男誤以為自己腎虧 2021-08-28
- 女性不良衛生習慣 恐釀急性尿道膀胱炎 2021-07-27
- 結紮截斷輸精管 還能不能性生活? 2021-07-12
- 台灣新生報 2021年7月5日 一版 2021-07-05
- 克服多年困境達成地方需求 斗南鎮新光陸橋及東外環交叉口開放 2021-07-02